温如春熙

冤大头 (第1/3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温如春熙】地址:niuzhangtong.net

苏烟站在街道的这一头,看着小女孩奔向斜对面的陆行之。

陆行之等人坐在铺口前饮茶。

隔得太远,苏烟听不清小女孩对他们说了什么,只看见三个大男人同时一怔;

接着纪沐尘笑着用扇子拍了下陆行之,陆行之就回头望向苏烟。

这下好了,连素来最严肃的霍修染也笑了,还推了陆行之一把。

真不知这伙人究竟在笑啥?

陆行之倒没说什么,默默拿了串银钱给小女孩。

陈宝儿:“阿姐,陆哥真大方!那串银钱不少哩!”

苏烟抬手撩了额间散落的碎发,没回话,只看向徐徐转过身去的陆行之。

这让她想起三年前的他。

那是一个冷风簌簌的春日,不知他究竟发了什么疯,从国子监放学回来后,一把大火烧了堆叠如山的书册。

他站在火光缥缈的院子里,少年桀骜的背影如松,以枯枝为剑,写下“不杀敌寇不回京”几个大字。

彼时的边疆战事混乱,朝廷派出的几任将军全部阵亡。

参军,意味着保家卫国、热血激昂,同样也意味着很可能有去无回、战死异乡。

陆行之是定国公的独子,是当今皇上的亲堂弟、是太皇太后的亲孙儿。

照说,男儿报效祖国,是多么光宗耀祖的事,可抛开家国大义不谈,他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少年郎,战况又严峻,爹娘哪里舍得?

母亲姚夫人死活不同意,哭得肝肠寸断;

父亲定国公更是将他罚跪在书房、生生打断了好几根藤条。

也未能改变陆行之想要参军的决心。

他离别上京那日,黎明的光束刺破灰暗的云层,洒在他渐行渐远的背影上。

他迎着光,骑在马背上,肩头上的日辉是金黄色的、耀眼的。

一如此刻明媚又温暖的春日。

苏烟淡淡垂眸,收回思绪,转身往回走。

忽然,一个小厮跑过来,说是太傅大人给定国公来信了,应是商议苏烟和陆行之的婚事,问苏烟是否需要去定国公府坐坐?

苏烟想起她昨日查账,发现爹爹会每年定时往别处汇钱。

她微微拧眉,没回答去或不去,只应。

“知道了。”

书坊距离太傅府算不得远,隔了横向的两条街市,便是行得慢些,也就一炷香的脚程。

陈宝儿家住在侯府。

两人能同行一段距离,不长,在街道尽头的三岔路口就该分别了。

陈宝儿却拖着苏烟不放,几番欲言又止。

苏烟:“说吧,别憋着了。是不是已经查到了?”

昨日苏烟发现爹爹的“私事”后,想起姑父和德通钱庄的掌柜多有往来,于是深夜写了封手书给陈宝儿,让陈宝儿帮忙查一查。

查查爹爹这些年在德通钱庄汇的钱,都汇到哪去了?

陈宝儿自是放在心上,想尽一切法子,赶在见苏烟之前弄到答案。

陈宝儿将一方小纸条交给苏烟。

“阿姐,先说好,你可得稳住啊!”

纸条上只有短短几个字:淮州通县。

巧了。

那对被父亲安置在偏院的母女恰好来自——淮州通县。

苏烟和陈宝儿分别后,往家的方向走。

想必此刻定国公府里头,陆叔正在翻阅爹爹寄来的信件。

苏烟心下烦乱,没有去定国公府,而是回了太傅府。

堪堪入了大门,见一道宽阔的白色身影堵在蜿蜒的廊下。

是陆行之。

他跨坐在扶手栏上、背倚着红色的廊柱,一条腿懒懒地半弓着,另一条腿斜吊着。

他悠闲地望向她,似乎笃定她会经过此处。

“娘叫你过去用午膳。”

苏烟猜到了。

某些事情不是她想逃避就能解决的。

她和陆行之并肩走向定国公府的前厅。

褐色的大理石台阶冰凉,罗纱裙摆下的莲足纤纤无声无息。

因着心中有事,她行得比往常慢。

陆行之也没催促,行在她的右后侧,比她还要慢上半步。

浓烈的金辉穿过假山旁的芭蕉叶,洒在雕花的木质屋檐下,将两人一前一后的身影拖得很长。

他忽地侧眸。

“你就没什么要跟我说的?”

苏烟想了想,“多谢陆将军慷慨解囊。”

她将一束腊梅花塞到陆行之手中,又数了数腊梅花的花骨朵,正色道。

“陆将军要是勤快些换水,能养个十天八日。”

朵朵腊梅芬芳,簇拥在褐色的枝头,小巧又精致。

那些紧实的花苞儿,只需一个瓷瓶和少许的阳光,便能在窗前肆意地绽放。

陆行之晃了晃腊梅花,

“就这?”

苏烟,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如遇章节错误,请点击报错(无需登陆)

新书推荐

驯服猫咪法则 恒星时刻 躺平式道侣日常 捡到一头恶犬 国子监留级生 我们真的是直男 沉沦她,迷恋她[快穿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