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如春熙

第 7 章 (第1/2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温如春熙】地址:niuzhangtong.net

沈持没想到他这么尊重朱氏,在古代的男子中倒是少见,赶紧点了点头。快到村头的时候,沈煌说道:“以后你去青瓦书院念书,里头的学生多数家境好,有不少富户出身,万不要与他们攀比才好。”

要是比吃穿用度,他无论如何都是供不起的。

“爹放心,”沈持认真地说道:“我不与人攀比的。”

沈煌点点头,听到青瓦书院要到七月底才招收学生,还有三个来月的时间呢,他道:“还能玩一段时日。”

沈持哭笑不得,快到家门口的时候,他问:“爹,这件事要怎么对我爷说呢?”

沈煌被他问的一愣,想了想说道:“说你不去苏家私塾,不劳他操持上学的事就行了。”至于去青瓦书院念书的事,还在打算中没有成事,则没必要跟沈家人说。

事先抖落出去,以大房和三房的性子,还不知道生出什么是非来呢。

“好嘞,”沈持道:“我知道了爹。”

到了家,朱氏红着眼圈,抄起擀面杖在他身后打了两下:“为什么这么久才回来。”知道她等的有多着急吗。

她打得他生疼,沈持“哇”的一声本能地哭出来:“娘,娘……”

沈煌看不下去,把她拉起来:“阿池喜欢青瓦书院,在那边多逗留了会儿。”

“青瓦书院?”朱氏问他:“县里的那家书院?”青瓦书院非常有名气,连她都听说过。

沈煌点点头,把方才在路上父子俩的话跟朱氏大致说了说。

“爹都跟人家苏家私塾说好了的,”朱氏不满地瞪了丈夫一眼:“他去县里看书院是个什么事儿,咱又上不起。”

沈持这会儿心智压制住不到七周岁小童的本能反应,抹干眼泪说道:“娘,我要去县里的书院念书。”

朱氏想着书院的束脩,肉疼地咬牙:“阿大阿二和阿秋都去私塾上学,你凭什么去县里头的书院?”

沈持一时不知该怎么说服她,只好抱着她撒娇:“娘,我喜欢书院。”

沈煌这时说了句有用的话:“青瓦书院看似比私塾每年贵4两银子,但孟先生年纪轻轻高中举人老爷,想是极会念书的,阿池要是能得到他的教导,或许能读出个名堂来。”

他此刻看着沈持,想着他要是能考中个童生也不枉上学一场,至于秀才、举人什么的,他不敢想。

听丈夫这么一说,朱氏的气消了一半:“可是……”她又一想,银子哪有阿池的前程要紧,于是心一横说道:“行,他爱去书院就送他去书院。”

大不了一家人每年节衣缩食把这4两银子给省出来。

“谢谢娘。”沈持说道:“不过,书院要等着七月份才收新生呢,还有3个月的时间,以后我帮你干农活儿吧。”

朱氏听到这话又犹豫了:“可是过几天就要带着阿大他们去私塾了。”

昨个儿沈山叫人从县城捎回来4条腊肉,想是要送给苏先生的。

当朝拜师,除了一年的学费银子之外,还要在头一次见面时给先生送一条腊肉和一捆芹菜。据说孔子当年收学生是以腊肉作为束脩的,当朝还保留这一习俗,芹菜则寓意学生勤奋念书之意,是仪式感,也图个好兆头。

私塾不拘泥时节,只要有学生,什么时候往里面送都行。

人家比沈持早开蒙三四个月呢。这么长时间,等到阿池去县城上学的时候,阿秋他们都能提笔写字了吧。

沈煌说道:“磨刀不误砍柴工,阿池八月份再上学不迟。”

这三个来月他还能攒攒银子呢。

朱氏想了想,同意儿子去县城的青瓦书院念书。

沈持深深地松口气,没想到他爹娘就这么轻易答应了他去青瓦书院念书。她娘末了交代他:“暂且不要说出去。”

一家人商定好他去青瓦书院念书之前对此守口如瓶。

当日吃哺食的时候,沈煌跟着沈山走到堂屋,小声说道:“阿池明日不同爹一块儿去苏家私塾上学,我们另有打算。”

沈山愣了一愣,问他:“你打算让阿持习武?”

沈煌没说是,也没说不是。

谁知父子二人的谈话被大房杨氏听墙角听了去,以为二房不送沈持去念书了,当即嚷嚷道:“哟,二弟好歹是吃皇粮的人,比咱还舍不得花银子呢。”

“这是不送阿池上学了?”她看着朱氏,心道:瞧那狐媚样子,年年要添新衣裳,都穿自己身上了,儿子身上却连上学的钱都舍不得。

三房的张氏更要瞧二房的笑话了:“还是阿池懂事,留着银子给阿月看病呢。”

“可不是,念书哪有治病要紧……”

杨氏火上浇油:“阿池是个懂事的孩子,知道心疼他妹妹。”

又提沈月是哑巴的事。

大人说话,沈持不能插嘴,他看着沈煌,这个向来温和隐忍的男人被扎中心窝,他黑着脸扫过沈文和沈凉二人:“大哥,老三,我平素在家的时候少,阿月还小,你们做长辈的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如遇章节错误,请点击报错(无需登陆)

新书推荐

我的老婆是黛玉[红楼] 我小猫咪也绝非善类 新一攻略我失败后黑化了 女配坐等分手中[快穿] 康熙后宫生存手札(清穿) 大佬他怀了野狗崽[重生] 我是卷王穿越者的废物对照组